三工視頻·新360行之陪診師
原標題:陪人看病9年成為職業,跑腿助診同時也可賺錢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車輝 肖婕妤
馬建每天都很忙,幾乎天天在外面奔波,保溫杯,運動鞋是標配。這樣奔波的生活,他已過了9年,他以此為生,又以此為樂。
從2013年起,江蘇小伙馬建在淘寶開店,取一個很牛的名字——“北京代辦跑腿中心”。取報告、蓋章、拿病歷,替人跑腿辦事。業務最繁忙時,他一天能跑近10單,月收入2萬元以上。
在跑腿的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需求,就是陪診,代人取藥取病歷的業務,這其中,外地的需求更多。雖然這份工作有需求,但他沒有將其作為賺大錢的業務,而是從中找到了一份成就感,滿足感!拔覜]覺得這可以賺大錢,更多的是幫人解困,救人之難,當然也會有些費用解決我的溫飽!
馬建原本在一家工業企業任職,用他的話說:朝九晚六,工作穩定但枯燥。
他辭職那一天,不但瞞過了父母,連自己都沒想好接下來該做什么。最后,迷茫的馬建從一件雜事中得到了靈感:一名老鄉來北京看病,卻因為排隊掛號的人太多,折騰了許久才看上病。
“除了掛號,外地人要在北京做的事肯定還有很多!睅е@個念頭,馬建在淘寶注冊了“北京代辦跑腿中心”店鋪,打算以“向導”的身份,替初來乍到的“北漂”解決問題。
一些特殊檢查和手術,必須有家屬陪同,馬建也就充當了許多客戶的“家人”。一名接近失明的年輕女性,不方便獨自出行和就診,馬建陪了她一路,“有什么急事,也可以有個照應!
許多從農村來北京看病的老人,沒有接觸過移動支付、智能手機,甚至不怎么識字,委托人通常是他們的子女。從火車站、醫院到酒店,馬建全程悉心打點,安排老人的入住、出行和就診。
“能感受到他們的孤單,也能看到他們漸漸放下心來!瘪R建說。在這些孤獨的求醫者眼里,馬建提供的陪伴,和醫院提供的治療幾乎同等重要。
一名客戶的父親罹患癌癥,委托馬建每個月按時從指定機構拿藥。這是馬建手上為數不多的長期合約,但這份委托在去年終止,馬建心里明白,客戶的父親過世了。
接受工人日報記者采訪的時候,馬建分別去了望京蕙蘭醫院、潘家園的北京腫瘤醫院等,幫人交材料,看病歷!坝械氖峭獾乜蛻,還有的通州等跨區的老年人,兒女幫著下的單!
“替別人辦事,你得把它當作自己的事情來辦!瘪R建說,“有時候客戶都覺得不可能完成,但我就給他完成了,客戶也很開心!
“設身處地,急人之難”,這算是馬建的從業初心,他說,這份“工作”沒啥秘訣和技巧,但是自己就是“做事”的。第一拒絕違規,完全按照平臺的要求和規范去做,第二拒絕打探客戶病情隱私,保持相應距離,第三在陪診過程中,也嚴格遵守相關法律和醫院規定,不做掛號或者其他“黃!钡氖虑,就是幫人“做事”,用“我的時間和真誠換取合理的報酬”。他認為,這也許就是自己和很多短視頻直播平臺或其他打著“職業陪診”的幌子干別的事的人的區別,也是“北京代辦跑腿中心”這個店鋪還可以一直在平臺健康生存的根本原因。
說完,他又接到了客戶需求,隨即消失在北京茫茫人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