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不用搭線找電源了,這里有電源就在路邊,你們把通訊車開過來充電!4月2日,在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工作人員正在指引著應急通訊車?吭陔p龍航空港經濟區管委會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前準備充電。
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和“動態清零”總方針,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組織轄區內部分路段的居民進行核酸檢測。在經濟區管委會核酸檢測點,這里的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成了應急通訊車充電、防疫工作者臨時休整的服務陣地,小驛站在這場抗疫之“戰”中,肩負起了應急保障服務,既便利又暖心。
在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像這樣的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還有40個,基本覆蓋經濟區主要干道、公園、社區、街道。所有服務站嚴格按照“六有”標準,通過合建與自建兩種方式,按照“誰建設、誰管理”的原則,制定和完善服務站日常管理規定、服務流程、安全須知、值班制度、服務信息公示等規章制度,確保服務站真正建起來、用起來。
站內的沙發、桌椅、飲水機、應急藥箱、冷暖設備等設施一應俱全,“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飯可加熱、累可歇腳、臨時避雨”,暖心的服務讓人感到家的溫暖。
今年40歲的呂良益是一名保潔人員,負責打掃管委會公共區域的衛生,每天中午都到驛站來坐一坐,成為了她辛苦工作中的一個放松時刻。
“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的建成,讓廣大戶外勞動者有了‘夏有清涼、冬有溫暖’,能遮風避雨的溫馨港灣。在建成投入使用后,隨著社會的發展需求,小驛站也承擔起更多元化、機動化的社會服務職責,如重大事件的臨時應急陣地等,發揮著更大的社會價值和左右!苯洕鷧^黨工委組織人事部綜合群團工作處相關負責人說。
下一步,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將根據站點的不同服務情況逐步完善各項建設,使之更加貼近勞動者需求,確保建設一個、投入使用一個、群眾滿意一個,最大限度發揮好每一個戶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的服務功能。(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