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之下上海汽車產業供應鏈環環相扣(引題)
鏈上協同,保障車企有“芯”(主題)
上汽通用關務協調管理經理朱喬鴻,剛剛經歷了一場供應鏈保衛戰。這場保衛戰,關系到1000輛整車下線,其供應鏈從海外延伸至國內多地,一環節的差池,都意味著前功盡棄。
3月下旬,汽車“缺芯”仍在加劇,上汽通用的二級供應商漢拿科銳動電子(蘇州)有限公司,固定合作的海外供應商無法交貨。漢拿科銳動不得不求助其他工廠,不計成本積極備貨,從韓國和馬來西亞調撥到20.9萬個車用控制器芯片及電源轉化晶體管等汽車零配件。在國際航班資源十分不穩定的情況下,企業選擇了航空快件這一價高渠道,貨物終于在4月初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但這距離終點還有很多關。芯片抵達機場時,浦東、浦西已相繼開啟封控。當時,承運芯片的聯邦快遞位于浦東機場的國際快件和貨運中心,僅以極有限人手維持著最低運作,這批芯片難免淹沒在大量未能及時理貨的“汪洋大!敝。漢拿科銳動卻十萬火急,企業需要迅速拿到這批關鍵零部件,在其工廠完成控制器總成步驟,后火速送往上汽通用一級供應商蘇州萬都工廠,進一步加工為車控模塊,再以小車陸運方式加緊送往上汽通用的武漢工廠,實現1000輛整車下線交付。
朱喬鴻千算萬算,“扣除在蘇州兩廠的加工時間、路上運輸時間,這批貨4月7日下午必須從浦東機場提離,才能趕上武漢工廠的流水線生產。否則,武漢工廠24小時運作的生產線只能停下,停線損失我不敢去想!
捍衛節點,需要鏈上協同。國際快件公司、浦東機場海關及相關貨代等都開始行動起來。首先,快件倉庫貨物大量積壓,需要判斷輕重緩急。于是,貨主、海關、快件公司將各自掌握的貨物信息集合成較為完整的貨物“畫像”,從而縮小搜尋范圍,實現“大海撈針”。讓朱喬鴻感慨的是,4月上旬,第一批重點企業“白名單”尚未公布,但浦東機場海關基于對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刻理解,早已開始排摸可能會加急申報通關的上海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汽車等產業的企業名錄,提前主動將企業拉入關企聯絡群。朱喬鴻說,4月7日上午,當確認貨物已抵達貨站后,企業緊急向浦東機場海關申報,浦東機場海關快件二處早已對接好了快件企業、地面代理等單位,實時共享了貨物狀態,只等企業申報,即開辟綠色通道,實施精準高效的物流流轉方案,實現貨物即驗即放!拔覀兊奈锪魉緳C也非常給力,克服了核酸、通行證等諸多困難,于4月7日傍晚成功提貨。這環環相扣的供應鏈,終于有驚無險沒掉鏈!”
據悉,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推行了海關業務全程網辦,為上海重點產業提供個性化通關方案。3月28日浦東實施封控以來,浦東國際機場海關累計受理企業加急通關申請850余批次,保障性通關監管措施已覆蓋三分之一以上的復工復產“白名單”企業。(解放日報記者 李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