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獎杠桿撬動尚技人生——“世賽照亮夢想”系列報道之二
一次性獎勵30萬元、認定副高級職稱、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贈百萬以上的購房補貼……隨著“世界技能大賽”進入公眾視野,一批又一批獲得重獎的“95后”“00后”成為新時代青年技能明星,是萬千學子仰望、追隨的榜樣。
“表彰獎勵世賽選手,為他們帶來了極高的榮譽感、自豪感,改善了選手的職業發展環境、社會地位和政治待遇!比涨,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廣州)研究中心推出《世界技能大賽參賽選手職業發展情況調查研究》專著,課題組人員介紹了世賽效應帶來的多重“利好”。
首要“利好”體現在政治待遇方面。課題組統計得出,第41屆—45屆世賽選手中有127名選手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占參賽總數179名選手的70.9%,有的還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有的當選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政議政人數比例大幅提升。
“新青年”“95后”人大代表、“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第43屆世賽砌筑項目優勝獎獲得者鄒彬身上有眾多“標簽”,他認為這些“標簽”都是對技能人才的關注和認可,“我們正處在一個崇尚工匠精神的時代,我想告訴廣大產業工人和青年朋友們,干一行、愛一行,一定能夠在新時代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有“面子”更有“里子”。在經濟待遇方面,人社部和地方政府、選手所在院校拿出“真金白銀”。以第45屆世賽為例,人社部給予金牌獲得者獎勵30萬元,銀牌獎勵18萬元,銅牌獎勵12萬元;廣東、江蘇、浙江等多地對獲獎選手疊加獎金獎勵,有的還發放人才卡、給予購房補貼。
第44屆世賽工業機械裝調項目冠軍宋彪,榮獲了“阿爾伯特·維達爾”大獎,受到江蘇省重獎:獎勵80萬元、記個人一等功!耙宦纷邅,我深切體會到黨和國家對技能人才的重視,也讓我更加堅定走技能成才這條路!彪x開世賽舞臺,宋彪留在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任教,“做好技能傳授工作,帶領更多年輕人走好技能成才這條路!
重金之外,定制“禮包”也為技能人才鋪設成長通道。課題組調研表明,不少選手所在單位采取組織培訓、成立工作室、技能補貼、高校深造和出國培訓等培育和激勵措施,充分發揮世賽選手的引領帶動作用。
帶出曾正超、寧顯海、趙脯菠等世賽冠軍的技能大師周樹春告訴記者:“公司給世賽獲獎選手正處級領導干部的工資待遇,并為其建立大師工作室,讓他們在施工一線擔任項目帶頭人,在生產操作的關鍵環節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
“利好”還體現在拓寬選手發展空間上。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激勵保障措施,讓選手在學歷深造方面探索更多的“可能性”。2019年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制定中國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世賽獲獎選手等免試入學政策;2020年印發的《關于做好有關高校保送錄取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選手工作的通知》規定,凡在世界技能組織主辦的世賽中獲獎的中國國家代表隊選手且符合條件者,具備保送至高校深造的資格。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3名世賽獲獎選手保送到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繼續深造。
鮮花、掌聲、榮譽,技能之路有了這些“裝點”,選手們的獲得感越來越強,技能傳承的熱情、履職盡責使命感也空前高漲。
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的五年里,第43屆世賽汽車噴漆項目冠軍楊金龍提了十四個和技能人才有關的建議,“關于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的建議被廣泛采納,這讓我很欣慰!比粘9ぷ髦,他經常深入職業院校、車間、修理廠、汽車4S店傾聽群眾心聲。
重獎撬動的不僅是參賽選手的職業發展環境,更引領了匠心回歸,帶動了更多青年人才走技能成才之路。
在多場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擔任教練的中國一汽研發總院高級工程師楊永修透露,在一汽,不少“90后”“95后”已經成為高級技師,集團公司每年組織技能比武,讓技能小匠切磋技藝、脫穎而出。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黨委書記、正高級講師馮為遠也認為,對技能選手的重獎大大調動了青年學子學技能、愛技能的積極性,形成了為國爭光、技能報國的熱潮!1999年我擔任校長的那所技工學校在校生也才500多人,現在我們學院每年畢業生就有5000多人,大部分成長為各大企業的技術骨干,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和發展!彼錆M感慨。
“我們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參賽和表彰激勵,改變社會觀念,提高各方重視程度,提升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培養水平,形成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圍!比松绮柯殬I能力建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高陽)